行业 | 细胞行业一周动态简报
发布时间:2024-08-30
近年来,将药物和功能细胞进行偶联成为一种新兴药物形态。日前,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教授顾臻和研究员王金强等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发表综述论文,将这类形态的药物定义为细胞偶联药物。论文总结了细胞偶联药物的设计策略、偶联技术及其在治疗癌症、免疫疾病等病症中的应用情况,并讨论了细胞偶联药物在临床转化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山西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郜原教授组建起山西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眼科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研究聚焦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医学前沿技术。研究领域涉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难治性眼病,曾率先参与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致盲性眼病的临床试验及相关研究,成功实现患者视力从接近失明恢复至0.15,18个月后仍有清晰视野,并申请相关专利11项,为干细胞治疗致盲性眼病提供全新治疗方案。
全球首个肺癌CAR-NK细胞疗法在河南进入临床试验,费用较CAR-T减少了将近一半
近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的肿瘤研究所CAR-NK细胞,已经在肺癌患者群体中开始临床试用,这将是全球首例患者在输注,为患者架起了一个抗癌的第一道天然的细胞屏障。CAR-NK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NK,CAR-NK)即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改造过的CAR-NK细胞,既可保留NK细胞的原有功能,同时又能将打击目标精准锁定在特定的抗原蛋白上,让狡猾的癌细胞“无所遁形”,从而提升抗肿瘤效果。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陈志航、尹长军团队在Cancer Cell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让在奇点糕这儿名声不太好的成纤维细胞上了分:研究者们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中,发现了一部分可募集B细胞、助力三级淋巴结构(TLS)形成的成纤维细胞,它们对抗肿瘤免疫有着积极意义,也为开发新的单抗类抗癌药物提供了可能,而研究者们还在概念验证性实验中,证实了来自浆细胞的IgG抗体具有明确抗肿瘤活性,有望为CRLM治疗提供全新的精准干预策略。
CAR-T外泌体兴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已然成为最有前景的癌症免疫疗法之一,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随着对CAR-T研究的深入,CAR-T来源外泌体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一篇“CAR-T cell-derived exosom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cancer therapy”的文章报道了CAR-T来源外泌体治疗癌症的新视角。CAR-T来源外泌体治疗癌症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更加可控、靶向特异性、安全性更高、适应肿瘤复杂性变化等。
详情咨询 请致电:400-06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