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全球免疫细胞疗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4-08-26

免疫细胞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2023年6月30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苏)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这是国内首款靶向BCMA(B细胞成熟抗原)的CAR-T产品,也是我国上市的第三款免疫细胞治疗产品,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肿瘤患者因此获益。

image

01. 

免疫疗法全球研发现状

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或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扩增、活化或基因修饰、基因编辑等操作,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发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文章梳理了细胞疗法的全球研发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全球共有2756项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较之2021年同期增长了约36%,其中CAR-T疗法研究最广泛,发展最成熟,TCR-T和CAR-NK等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也在持续研发中。
免疫细胞疗法全球研发进展

image

02.

 全球上市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经批准上市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共15款,包括CAR-T细胞产品10款,DC细胞产品3款,CIK细胞产品和T淋巴细胞产品各1款。可以看出,上市的免疫细胞产品以CAR-T疗法为主,适应症均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7款以CD19为靶点,3款以BCMA为靶点。我国药监局共批准3款CAR-T疗法上市,适应症为大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全球上市的免疫细胞产品

image

另外,据相关报道,中国台湾卫生主管部门已批准四家可进行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的医院,提供治疗项目包括CIK、NK、DC、DC-CIK等


03.
 我国免疫细胞疗法现状

自国家药监局在2017年发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来,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纳入药品管理体系的监管路径已十分清晰(作为医疗技术目前仅允许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尚不可进行临床应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的免疫细胞疗法IND达80余种,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 免疫细胞技术多样化:除已经上市的CAR-T细胞产品,在研的免疫细胞技术包含NK、CIK、TIL、DC等,比如华大吉诺因开发“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T细胞注射液”,正在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点击了解详情


  • 探索更多临床适应症:虽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仍是重点研发领域,但更多的适应症在探索之中,包括卵巢癌、肝细胞癌、肾癌等实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如已上市产品倍诺达新增适应症“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IND已获批。


  • 拓展多元化支付路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上市之初,以120万一针“抗癌神药”被热议,随着企业、政府、商业保险、慈善基金等各方协作推动,拓展了多种创新支付方式,如上市产品奕凯达已纳入平安人寿、泰康在线等60多款商业健康保险以及上海沪惠保、北京京惠保等80多款城市“惠民保”。


美国生物学家George Daley曾说过:“如果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细胞治疗的时代”。免疫细胞疗法作为一种迅速崛起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上展示出强大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免疫细胞疗法在未来有望实现更加个体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的治疗,惠及更多的患者。

参考文献


[1]《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1年2月

[2]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1, 631-632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2-00095-1


声明 | 文章版权归华大细胞所有,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文章仅用于科普,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

感谢 | 做有温度的细胞行业科普,欢迎关注【华大细胞】各大自媒体平台。
联系 | 如需了解更多可私信后台咨询。


 详情咨询 请致电:400-062-0045   

1742456536a6915a.png

【返回列表】

<< 上一篇细胞回输 数量越多越好吗? 下一篇盘点 | 国内干细胞发展现状BGI-CELL"随着国家和地方各项支持政策的发布,干细胞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干细胞技术也已在多种难治性疾病中展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那么对于干细胞到底能治疗哪些疾病?临床干细胞来源于哪些组织?国内干细胞发展现状如何?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01. 干细胞的 “双轨制”管理目前,我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除外)是按药品(生物制剂)和技术(医疗技术)实行“双轨制”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