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 细胞行业一周动态简报

发布时间:2023-10-13

微信图片_20250319153801微信图片_20250319153817

1

  CDE发布《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近日,为规范和指导人源干细胞产品的非临床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以及对该类产品当前技术发展和科学的认知,撰写形成了《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本知道原则的人源干细胞产品指起源于人的成体干细胞、人胚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一系列涉及干细胞的体外操作,一般包括扩增、基因修饰、诱导分化、转(分)化等,获得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产品。



原文链接

2

 CAR-T之父谈未来:不只是癌症,免疫细胞还是慢性病和常见病的“杀手大军”


科学家们通过改造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患病细胞,由此掀起了医学新革命。CAR-T细胞疗法是这种开创性药物的最好例子之一。日前,CAR-T之父Carl Jun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CAR-T免疫细胞治疗的未来:CAR-T免疫细胞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方式,展望未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再生医学、衰老疾病,甚至痴呆症和传染病方面,将有大量的细胞治疗工作。


原文链接

3

  重磅发布!2023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研究报告(附全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速,老龄人口、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基数不断扩大,人们期望通过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在未来10-20年用以补充因疾病和衰老减少的自身免疫细胞。在此背景下,国内顶尖行业研究大数据库及内容平台头豹研究院,从免疫细胞存储的业务流程出发,通过分析全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情况,展开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并以此发布了《2023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研究报告》。

原文链接

4

别担心致瘤啦!13个科研单位联合确认: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具有成瘤性


来自法国的13个科研单位联手在《血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实验文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了MSCs的安全性。在这篇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他们发现,即使在体外培养过程中,MSCs的染色体可能会出现异常(例如非整倍数),但这些异常并不会影响到MSCs的倍增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小鼠成瘤实验证实,即使MSCs的染色体异常和长期培养导致的衰老,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并不能成瘤。


原文链接

5

纽约邮报:干细胞的快速发展,有望使人类150岁寿命成常态


日前,恩斯特·冯·施瓦茨医生在《纽约邮报》媒体上表示,从这个十年开始,活到120岁是可以实现的。他认为,干细胞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人类完全可以超越目前的预期生活甚至工作,到本世纪末,150岁有望成为常态。不过他也强调干细胞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如果想从中受益,需要结合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尽管干细胞在获得广泛批准之前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但这是我们能够修复损伤的医学的未来。通过修复损伤,我们可以延长寿命,甚至减少某些衰老过程。”冯·施瓦茨在他的新书《不朽的秘密》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原文链接


 详情咨询 请致电:400-062-0045   



1742377695f9f937.png

【返回列表】

<< 上一篇外泌体护肤,到底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下一篇中国女性为何会经历断崖式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