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全球首例被“治愈”艾滋女患者,带来疗法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2-02-18
近日,艾滋病治疗领域又迎来新突破!
在第29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宣布“治愈”了一名女性HIV患者。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全球首例涉及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案例,或能为艾滋病治疗提供新方法。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带来新希望
这名艾滋病患者被称为“纽约病人”,是全球首例被“治愈”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同时也是全球第三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此前,曾有两名成功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一名白人男性(被称为“柏林病人”)和一名拉丁裔男性(被称为“伦敦病人”)。
这两位病人在接受来自携带CCR5基因突变(一种能阻断HIV感染的基因突变)的供体骨髓移植后,艾滋病都得到了治愈。
但这种疗法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他们都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捐赠者的细胞持续攻击接受者的身体。
柏林病人在战胜艾滋病后,于2020年死于癌症复发;伦敦病人在治愈前遭受了听力丧失并与多种感染作斗争。
不过,本次接受新疗法的“纽约病人”尚未出现类似症状。在接受了移植手术约3年后,这名女性停止了艾滋病治疗。
最近14个月,“纽约病人”没有接受任何HIV抗病毒治疗,但她体内已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
干细胞移植为何能治愈艾滋病?
不是所有干细胞都能有此奇效,还需要携带CCR5基因突变。
CCR5蛋白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相当于病毒的“门”,当CCR5基因发生突变后,相当于HIV病毒入侵细胞的“门”不见了。
所以,携带了CCR5基因突变的人,天然不易感HIV病毒。这些人主要出现在北欧人群当中,约有1%的人有此突变。
上述三位病人都是移植了含有CCR5基因突变的干细胞。
“纽约病人”特殊的地方在于,她接受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疗法,同时还接受了来自直系亲属(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的部分匹配造血干细胞,这可以让她自身干细胞加速成长,从而顺利接管自身免疫系统。
此疗法能广泛应用吗?
很遗憾,虽然此疗法为艾滋病治疗带来新希望,但目前无法普及。
首先,携带有CCR5基因突变的捐献者数量极少,能与患者配型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
对于此疗法,研究人员表示,“每年至少有50人可能从中受益。”而全球携带HIV病毒或确诊艾滋病的患者已高达3800万人。
其次,移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排异反应。不管是“柏林病毒”“伦敦病人”还是“纽约病人”,他们都是癌症患者,选择此疗法实为治疗癌症的“保命”选择,治疗艾滋病更像是“附加服务”。
最后,不管是骨髓移植还是脐带血移植,都是极为昂贵的,目前无法普惠到大多数人群。
不管怎么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是大多数艾滋病患者更稳妥、经济的选择。对此,国际艾滋病协会候任主席Sharon Lewin也表示,干细胞移植不是治愈HIV可行的大规模策略。
许一个没有艾滋病的未来
目前艾滋病没有长效的疫苗。除了以上3例特殊案例,HIV病毒一旦感染只能抑制无法清除,需终身服药。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士将终结艾滋病的希望寄托于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prophylaxis, PrEP)。
暴露前预防是一种用于HIV预防性治疗的手段,即“事前用药”,主要针对未感染HIV的高风险人群。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抗HIV药物用于PrEP治疗,Truvada(舒发泰)和Descoyy(达可辉),但需要每日口服。12月20日,美国FDA获批的Apreude则可以通过注射提供长达2个月的防护效力。(拓展阅读:首款预防艾滋注射药物获批在美上市!或终结艾滋流行)
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水平与人类何时终结艾滋病的流行息息相关。尚未感染HIV的人群,可通过服用或注射HIV暴露前预防药物,来降低因为各种高危行为感染HIV的风险,从而达到预防艾滋的目的。
然而要达到药物的最佳预防效果,还需要配套进行定期检查,上药前后进行相关咨询和教育。
如发生了“高危行为”,不管感染HIV的风险高低,都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疗单位进行HIV检测,以彻底排除HIV感染的风险。如确诊,应该尽早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防控艾滋病毒传播、改善感染者健康都至关重要。
虽然艾滋病目前没有可靠的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在精准检测和药物控制下,它的传播途径是有限和可控的。
然而,伴随着艾滋病问题的日益严峻,艾滋病不单单只是一个疾病流行的问题,艾滋病患者同时还承受着“污名化”的处境。
科学认识艾滋病,通过积极治疗,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才是防治艾滋的起点。相信随着防控意识增强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终将结束艾滋病流行,而华大吉比爱也将持续为更多艾滋病患者及时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为疾控科研做好保障。
参考资料:
[1]https://www.nbcnews.com/nbc-out/out-health-and-wellness/scientists-possibly-cured-hiv-woman-first-time-rcna16196
[2]https://mp.weixin.qq.com/s/5Iv9u1AP1zd3-LZ_knAm8A
[3]https://mp.weixin.qq.com/s/cxUloZF6_Jt3gOmSub5U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