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以青春之名,传承造福痴心

发布时间:2021-05-07

你的青春是什么


是朗朗书声,扎起的马尾,同桌的他/她?
还是初入职场的勇往直前,不怕犯错的倔强笑颜?
华大有一群青年人,在最美好的年纪,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灾难,选择了勇往直前。他们来不及犹豫,便奔赴上了各个战场。SARS、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德国大肠杆菌疫情……
今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回到那段青葱岁月,感受时光洗礼下,华大青年从未改变的痴心和坚持。


1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华大仅用72小时就破译了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96个小时便成功研制出病毒检测试剂盒,用于确诊由于SARS导致的“不明发热”。

当试剂盒研制成功的消息传开后,华大销售部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各个地方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有的出价3000元/盒,有的10,000元/盒。最后,在董事长汪建的指示下,华大向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免费捐赠了30万人份的“SARS病毒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2003年4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华大视察,用“想中央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抗病之所需”评价华大。



1.1

尹  烨


在恰当的时候,总要有人冲上去。你很热血,根本就不想退。


2003年,尹烨24岁,参与SARS早期诊断科研攻关。



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发生,这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20多万人因此丧生。

泰国是旅游胜地,死难者中许多是海外旅游者,难以鉴定身份。

2004年12月30日,华大派出DNA鉴定救援组一行5人赶赴泰国海啸灾区,这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派出DNA鉴定专业人员参与救援。华大鉴定组完成了几千位泰国海啸遇难者的DNA鉴定。

2005年,中泰建交30周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代表中国政府将华大完成的海啸遇难人员DNA鉴定结果移交给时任泰国总理他信。时任泰国总理他信对华大在此次重大灾害中的杰出工作表示感谢。



1.2

李  黎


没想过更多的,就觉得需要,而且能尽自己一份力吧。


2004年,李黎29岁,主动请缨前往疫情重灾区泰国。




3


2008年5月18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六天,由董事长汪建带队,华大的地震灾区疾控工作组成员在一两天内陆续赴四川灾区参与抗震抢险工作,监测震后可能出现的突发卫生和传染病事件。

为进入灾区,华大同事和其他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救援队,开车800多公里,颠簸了三天,才进入汶川县城。一路上险情不断,尤其是从理县到汶川这一段,多次遇见塌方,仅50公里的路程,他们花了4个小时才到达。到达灾区后,他们立即检测了水质和土壤,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

由于环境的改变,重大灾难之后常伴随有重大疫情的风险。华大疾控工作组为灾区灾后监测工作提供重大传染病快速监测,并建立相应检测体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救灾期间没有出现任何疫情。

灾区民众对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志愿者表示感激,自制感谢横幅挂在路边,还有的小朋友举着“您们是最可爱的人”的标语,在路边目送救援人员的车辆通过。



1.3

陈唯军


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当我们的同胞遇到困难,而你又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就应该去响应,去帮助他们。


2008年,陈唯军36岁,深入汶川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4


2011年,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尽快查出感染源以对症治疗,成为当务之急。

5月27日,华大收到了来自德国当地的样本,希望华大协助破译病菌基因组。华大立刻对样本展开紧急检测流程。

6月2日,华大完成病菌基因组测序并全球首先公布其序列。6月7日,华大成功研制该病菌诊断试剂盒并无偿公开核心技术,使得整个科学界在第一时间共享了相关数据信息。 

7月28日,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汉堡—埃普多夫大学医学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主导完成的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在线发表。


1.4

许睿琦


加入华大是因为觉得中国公司的东西可以往外卖,很有民族自豪感,碰到这次事件,我们的技术又能给予帮助,肯定是非常热血的。


2011年,许睿琦26岁,第一时间联系德国方面拿到样本,并推动项目最高优先级推进。



5


2014年底,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再次爆发。

华大等机构紧急组织科研及生产力量,成功研制了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申请了应急审批,供防治埃博拉疫情使用。于2015年2月获得批准。

为助力防控非洲埃博拉疫情,华大免费提供试剂、国产测序仪,支援埃博拉病毒的检测,并在2015年1月,第一时间派出四位先遣队员前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为中国检测队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监控病毒的基因变异速度,为应对疫情挑战做出中国、华大和科研志愿者的贡献。



1.5

陈城超


我们为什么要去,其实也是受了华大传统的影响。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会涌现出很多华大人支援到前线。


2014年时,陈城超29岁,瞒着家人主动请缨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弗里敦。




6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百年一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1月14日,华大宣布仅用72小时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并于1月26日获批成为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程序批准上市的抗疫产品。随后,华大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陆续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和巴西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资质及认证,并率先进入WHO应急使用清单。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大基因生产的新冠检测产品已经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解决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华大打造了一体化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截至2020年12月,“火眼”实验室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落地。在海外,华大运营的“火眼”实验室超过80个,分布在全球近30个国家及地区,致力于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这一年里,无数华大人逆行疫区,与“火眼”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守护一个个城市和家庭的安全。


1.6

程佩雯


谁都没想到疫情会这么久,因为自己也有一些经验,抗疫如果需要我,还是会选择支持。


2020年,程佩雯30岁,共奔赴6个国家/城市支援新冠抗疫,现位于英国。







原来,17年前,你们就已经为我们冲在了前面。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感谢一代又一代的华大人,

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山河无恙,才有万家团圆。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全体华大人的铿锵誓言。

五四,让我们以青春之名,传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痴心。

吾辈青年敢担重任,勇者无不负青春!


【返回列表】

<< 上一篇新闻 | Cancer Cell:MDMX是髓系淋巴瘤恶化的关键;RNA绝对定量测序新技术 下一篇国家干细胞治疗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获批-深圳和北京两医院专家团队共同建设国际化干细胞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