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报 | “基因与细胞”未来已来

发布时间:2024-09-13

微信图片_20250320103927

image

*以下内容来源于《青岛西海岸报》(部分删减)

近日,青岛自贸片区“千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项目”首年成果登上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该项成果不仅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更从中发现了大量具有应用潜力的基因资源,将极大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应用发展。

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超前谋划发展基因与细胞产业,全面瞄准装备及原料生产、基因技术应用服务“两大方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三箭齐发”,精准布局海洋生物解读、基因测序装备及试剂、分子生物育种、基因精准健康和合成生物等五大领域。

片区的基因科技产业园引进华大智造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44家,总投资超120亿元,已初步形成从基础研究、科技研发到民生健康、高端装备、产业基金的生态圈。产业园纳入青岛市基因与细胞产业核心区,基因科技产业成功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

创新点亮产业发展无限可能

开展“千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是纳入商务部《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的工作任务,由青岛自贸片区承担。自2023年10月份启动以来,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牵头完成310余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工作,构建起全球海洋微生物数据库,是欧美发达国家海洋基因数据库的3倍、蛋白序列库的60倍,同时取得了开发最新基因编辑工具、发现新型抗菌肽和塑料降解酶等系列突破性重大成果。
其中,科研团队发掘了3个深海来源的高活性新型嗜盐PET塑料降解酶,为实现PET塑料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减少塑料制造工业对石油的依赖和碳排放提供一个新方向。
“任何一个科技成果,都是一步步产生的,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下一步我们将朝着产业应用的方向去探索,利用基础科研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也为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相关研究注入了强心剂。”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范广益说。
据悉,青岛华大是青岛自贸片区基因与细胞产业的“龙头”。落地8年来,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全球首个《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白皮书》等一项项重量级成果从这里产出;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华大细胞等一个个产业项目先后落地。去年8月,青岛华大时空基因谷项目主体落成,建成后将在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布局,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
“龙头”带动、创新引领,基因与细胞产业演进的故事,正在青岛自贸片区上演。

打造百亿级基因与细胞产业集群

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加快推进核心装备零部件、酶试剂、生物芯片等产业发展。华大智造研发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单细胞测序实验室、便携式基因测序仪等产品迭代升级,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20×2、全球二代测序速度最快设备DNBSEQ-E25量产。青岛华大自主研发全新技术——时空组学技术,成为全球唯一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技术。国内首个、全球第二多模块自动化集成测序酶试剂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投产。

片区深入开展海洋大科学领域探索,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存储海洋生物样本资源10余万份。陆续启动“万种鱼类基因组计划”“海洋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等全球首次发起的科学计划,现已完成873种鱼类测序,对全球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贡献度达28%、对中国贡献度达49%。完成四极生物生命过程及资源挖掘工作,深入开展全球深海、高原冻土和南北极典型极端生境下的主要物种的测序分析和数据库构建工作,累计发表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论文220篇。

未来,青岛自贸片区将聚焦基因与细胞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力提速新型工业化,高水平建设基因科技产业园,精准引进建设一批强主导、育新兴、增特色、利长远的项目,打造百亿级基因与细胞产业集群。

“我们将加快推进百亿级投资的未来产业基因科技产业建圈强链,推进华大基因谷项目运营、王度总部项目一期建设,努力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基因科技产业集群。”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

拓展阅读


尹哥为什么回输NK细胞?

国内干细胞已备案临床研究机构

国内干细胞临床备案项目汇总

备份生命 - 免疫细胞储存

守护全家 - 新生儿干细胞储存


声明 | 文章版权归华大细胞所有,仅用于科普,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感谢 | 做有温度的细胞行业科普,欢迎关注【华大细胞】各自媒体平台。

联系 | 如需了解更多可私信后台咨询。


详情咨询 请致电:400-062-0045   


1742456536a6915a.png

【返回列表】

<< 上一篇华大细胞参加第五届生物药质量科学大会 下一篇把生命数字化:华大集团重装“亮相”数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