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继乳腺癌之后,又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并在女性生殖道癌中位列第一位。全球每分钟新增1位宫颈癌患者,约每2分钟就有1人因宫颈癌失去生命。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同时,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持续上升。今年,预计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人数可达11.1万人,相比2015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人数增长12%之多,近年来平均发病年龄降低,有年轻化趋势。梅艳芳、李媛媛等耳熟能详的明星都因宫颈癌而英年早逝。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受HPV感染的宫颈角蛋白细胞首先激活免疫反应,宫颈角蛋白细胞可以起到固有免疫和抗原呈递的作用。宫颈角蛋白细胞可产生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8(IL-18),以及其他特异性趋化因子,例如CCL2、CCL20、CXCL9等。这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可以招募和激活包括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HPV感染的宫颈细胞可被NK等固有免疫细胞杀伤,NK细胞并且可以通过激发免疫反应,招募更多的NK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T细胞等到感染部位,共同杀伤受感染细胞。
- NK细胞的非特异性强,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可直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 NK细胞除了直接杀死普通癌细胞,还具有杀伤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
- NK细胞具有抗病毒作用,对HPV感染的细胞有特别的杀伤能力。
NK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宫颈癌的治疗,例如,回输扩增激活的自体NK细胞、利用细胞因子或类似物激活和增强体内NK细胞的杀伤活力、通过对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的修饰来提高NK细胞(CAR-NK)对肿瘤的准确度和靶向作用。NK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有研究表明,NK细胞的激活和细胞毒性的增强更有利于清除宫颈癌细胞。但是,尽管NK细胞可以迅速进行防御并直接攻击肿瘤细胞,但遗憾的是NK细胞只是免疫系统的一小部分,仅占淋巴细胞的10%。并且研究发现,人类到了25岁以后,免疫力下降,NK细胞数量变得更少,肿瘤患者及肿瘤术后患者体内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能非常有效地发挥抗癌作用。所以,尽早的储存自身免疫细胞,未来应用时通过扩增和激活技术,可以为我们患病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培养激活后,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NK样T细胞。

DC-CIK细胞治疗技术也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此疗法可提高癌症患者的自身免疫细胞功能,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病灶,可延缓或减少复发,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自体DC-CIK细胞治疗宫颈癌的总体有效率可达64%。
- 和NK细胞一样,DC-CIK细胞对大部分肿瘤都具有杀伤性,清除放疗、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及转移瘤;
- 提高免疫功能,全面识别、搜索和杀伤肿瘤细胞,有效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1 Ch Xia, X Dong, H Li, et al. Cancer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2022: profiles, trends, anddeterminants. Chin Med J (Engl). 2022, 135(5):584-590.
2 W Chen, R Zheng, P Baade, et al. Cancer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115-32.
3 丰有吉, 沈铿. 妇产科学(第2版). 2010年.
4 A Gutiérrez-Hoya, I Soto-Cruz. NK Cell Regulationin Cervical Cancer and Strategies for
